《榆林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期次:第6期      查看:230   

624日至27日,由中国社科院、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市文广局、榆林学院联合主办的“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及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等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柳青故里,共襄盛会。


24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榆林学院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黄道峻,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治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丽,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榆林学院文学院院长贺智利主持。榆林市部分本土作家和学者、榆林学院相关单位负责人、文学院全体教师及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治山在欢迎辞中表示,从吴堡走出去的柳青是陕西作家的“文学教父”,他取得的创作成就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去年柳青诞辰100周年之际,榆林学院成立了“柳青、路遥研究院”,对于推动柳青研究、繁荣文学创作、促进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跃进在开幕词中对柳青的精神遗产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柳青作为一个“平民作家”有着可贵的人民情怀,对文学对艺术有极为崇高的追求,在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文学理论及当代文学批评等方面博采众长。

黄道峻在致辞中指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不单是在学术向度上探寻柳青研究的突破口,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动我省文学创作生产。同时,也是为了溯源追踪陕西文学的精神谱系,长远来讲,是为了未来陕西文学大厦的建立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室内研讨

6月24日至25日,“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讨论。

研讨会分三场,共有28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言。三场分别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室副主任程凯主持。40余位专家学者和榆林学院文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讨论。

第一场讨论于624日上午展开。复旦大学教授倪伟首先发言,他结合刘可风《柳青传》谈了自己对柳青小说的思考,他认为柳青对小说承担的功能有一个很大的期待,在小说创作上用心良苦、殚精竭虑,这种这种创作追求或者抱负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拥有的。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副编审何吉贤认为柳青以“村庄”为叙事单位对中国社会、中国现实、中国问题作出回答,这种创作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很特别的,是柳青作品典型代表。同时他将柳青的“村庄叙事”与赵树理进行了对比。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就当代如何研究柳青、研究柳青的哪些方面展开了发言。他认为柳青的《种谷记》和《创业史》代表的不仅是文学方法,也是一种文学道路、文学传统。他强调,应该进一步研究柳青的文学意义,重新激起对柳青文学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想的研究,激发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激情。

韩国首尔市立大学教授成谨济就“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与学者们进行了讨论。他说:“中国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韩国也有,中国当代文学史要负责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柳青对20世纪中国基层或底层的书写或研究不太够,因此应该恢复记忆,对20世纪中国基层或底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对柳青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研究。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晓忠认为研讨会的目标应该是寻找柳青的“普遍性”在哪里,即探讨“柳青道路”问题。他希望今天的作家要做一个生产者,回到社会生活第一线,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再到“去庭里摘花”,柳青这一类作家应该引发我们对写作意义与形式的思考。

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思广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并回答了柳青的《种谷记》为何会出现边缘化的问题。他认为柳青的党员作家与底层农民身份相互纠结,使小说主题变得含混起来,导致文学艺术的呈现受到影响,《种谷记》被边缘化也就在所难免。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萨支山认为,柳青是以文学创作的方式来塑造现实生活中的王家斌,他用一种改造生活、改造人类的目的来创作文学。通过在现实生活中改造具象来创作作品,从而更好的改造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姚丹将柳青的身份定位于“干部”“农民”“作家”,她认为,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柳青的“作家”身份是高于“干部”和“农民”的。其“干部”“农民”身份是柳青作为帮助和改造农民的党的干部,以及作为“体认农民生活世界”的农民,因此柳青的创作虽然不是典型化创作,但很真实,是认识农村和农民真实情况的可贵材料。

专家发言后,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郭春林对八位学者的精彩发言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柳青及其作品的解读。同时,郭春林也指出学者们普遍提及柳青在《创业史》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整体性,但未对整体性的表现予以具体阐述。郭春林还向与会者抛出“陈忠实、路遥和柳青在陕西还有没有传人”的问题,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读到更优秀的陕西文学。主持人刘跃进认为,在创作时,我们应走进历史,还原历史,但不能超越历史。

第二场讨论于624日下午展开。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薛毅就柳青和路遥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梳理了不同时期对柳青和路遥的研究,同时就文学和批评界对路遥的相关评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郭春林就柳青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当作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柳青的生活实践和文学创作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生动诠释,大大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李娜以把自己对象化的方式讲述了在文本之外认识柳青的感受。他认为柳青笔下的乡村和生活不仅仅限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而是包含着过去、当下和未来。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建军认为柳青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的杰出代表,对柳青对象化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归纳,他认为柳青追求的是“既生活又陌生”的文学作品创作理念,柳青创作一方面遵循《讲话》精神,追求作品高于生活,同时又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室研究员程凯就柳青《创业史》的创作时间和小说内容所体现的历史时间落差和错位展开了讨论,他认为,柳青创作所遵循的是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的政策和上层建筑背后的原理,是他对革命原理的独立、正确判断,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状态的呈现。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进强调,一部经典应该要走出专家之外,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同时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谈了柳青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文学传统的问题。

对于“作家深入生活”的观点,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罗成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生活深入作家”。他认为生活和作家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生活对作家进行着改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比较室研究员贺照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柳青呈现了一个结构性的村庄,并就柳青的《种谷记》展开了分析,认为《种谷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典型性性格和典型关系的新角度、新方式。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冷嘉在发言中指出,《创业史》的主角梁生宝令她感动,同时对于姚丹教授提出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谁更真实、更深刻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她认为对农民、农村的真实性描写是《创业史》最具华彩的部分。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绪才认为柳青、路遥在农村叙事过程中把时代的精神和农民的性格结合起来。对于柳青为什么不断修改《创业史》的问题,他认为这是柳青在积极地进行身份、心态、认识的调整与改变。

最后,何吉贤进行点评,他表示本场讨论对于柳青的创作方式、具体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作品的深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很“厚实”。何吉贤还赞扬了本次会议务实的会风。

第三场讨论于625日上午展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理论室副研究员何浩认为应该在柳青没被观念选择和历史切割时面对柳青创作。他认为作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怎样去落实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美”,怎样使美的品质在社会中不断涌现出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韩蕊就柳青文学观念和创作态度进行了探讨,希望回到文本本身的文学价值看待柳青的《创业史》。同时围绕柳青作品超越十七年文学时期同类作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符鹏认为柳青在《创业史》中充分撑开了政治在具体的历史处境中的实践能量,尤其是超出图解政策的情感和伦理能量,而这种能量恰恰是文学在政治实践中位置和意义所在。

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惠雁冰以重温柳青在文学史的意义和地位展开对《创业史》的讨论,强调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历史规范,只有把柳青放在十七年文学传统和农业合作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柳青的文学史地位才能体现出来。

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俊虎从赵树理与柳青的比较视角出发,认为两位作家的作品同中有异,和而不同,指出两人在小说风格、文学观、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室助理研究员李哲围绕《创业史》中韩技术员这一人物就技术的中立性、客观性、普遍性到底如何存在于这个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时互助合作和技术革新在结合状态下不是并存而是有高低之分。

陕西师范大学刘国欣根据自身体验发问:“柳青每天面对终南山是怎样写出这种作品的?”指出柳青及其作品之所以被人认可,被不断提及,是因为柳青不只是深入生活的作家,而是柳青本身就在生活之中。

延安大学文学院侯业智从柳青研究的“新语境”入手,从柳青的文学精神、独特性写作等重要因素解释了柳青在习近平讲话中被提及的原因。同时他对当今如何定位柳青及如何看待这段文学史提出疑问。

榆林学院文学院程明社从《创业史》与《狠透铁》的道路自觉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柳青是在党性的指导下用生命呈现真实的作家。

榆林学院文学院杨静涛从柳青生平、创作研究资料中出现的众多作品的写作时间、写作地点、发表时间、刊物名称与期号等前后矛盾、以讹传讹、语焉不详等问题谈起,认为这种现状与柳青的文学史地位不相称,希望引起学者的关注。

陈思广对十位学者的精彩发言进行了点评。他对各位学者的发言及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详细评点,同时指出对柳青的史料研究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很紧迫。他希望各位学者利用此次研讨会互相学习。

段建军作研讨会学术总结,他肯定了两天来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与热烈讨论,对大批学者加入柳青研究表示欣慰和赞赏,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和老师去读《创业史》。他表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引领下,一个阅读柳青、阅读红色经典的好时代就要到来。

榆林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贾永雄致闭幕词,他表示,柳青是当代陕西人的骄傲,是陕西的文化自信,是陕西作家的精神教父。本次学术研讨会在新语境下运用新语言、新方法呈现了柳青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开拓出柳青研究的新视野、新境界,更为理性,更具启发意义。希望今后的柳青研讨会以及路遥研讨会继续在榆林学院举办。

至此,“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室内讨论部分结束,与会专家学者将走访榆林市区、吴堡、绥德、米脂等地,在柳青故居、柳青纪念馆等柳青生活、求学、工作过的地方继续展开为期两天的调研考察活动。

室外调研

2017626日,柳青国际研讨会参会的部分专家学者赴榆林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柳青故居和柳青文学馆、图书馆进行调研。

早上8点,专家学者从榆林出发,前往柳青故居处。同许许多多陕北农村一样,村子的四周皆被群山围绕,纵横的沟壑呈丁字形,将一个诺大的村庄分隔成不规则的条块状。一条还算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矗立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四个红色醒目的大宇柳青故居。笔锋道劲有力,出自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贺敬之之手。在张家山镇党委书记王德烽的介绍下,各位专家学者们走进柳青故居,回顾柳青的一生。在参观完柳青故居之后,专家学者们在柳青故居前合影留念。随后,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柳青私塾。参观了柳青当年创办的学堂。经过短暂的休整,下午2点,学者们又启程赴柳青文学馆进行参观。

2017627日,柳青国际研讨会参会学者们赴绥德、米脂等地进行外出调研。

此行调研的第一站是绥德师范学校。早上八点与会人员从榆林乘车出发,十点到达参观校史展览馆。走进绥师,一座仿建的老校门,把我们带进历史的回忆之中。绥德县师范学校创立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而柳青,就曾于1930年在此读书。校史展览馆划分为雕山曙光、播火西北、抗日先锋、英才摇篮、聚财育人、力挽狂澜、烽火岁月、艺苑奇葩、杏坛沃圃、重启远航十个部分,绥师的历史如同一本厚重的老书,随着讲解员的讲解缓缓翻开。

绥德素有中国石雕之乡的美誉,石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绥德县城东龙凤桥头摩崖石刻附近,一对高19.5米、风格迥然、气势磅礴、举世无双的巨型石狮巍然屹立在绥德黄土文化风情园入口处的石魂广场。调研的第二站就是这里,而石狮博物馆就位于这巨狮腹中。

随后大家又乘车奔赴米脂,简单用过午餐后,下午两点到达杨家沟,这里是调研的第三站。杨家沟在陕北米脂城十里铺向东北方向延伸约20公里处,是陕甘宁边区政府转战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于1947年居住过的小村落。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于1978年成立并正式开馆,这里有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其中主要以会议、照片、实物陈列。还有毛主席、周恩来旧居,保持原貌陈列,以及防空洞,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等。

随后来到调研的第四站——吕家硷。这里是米脂县桥河岔乡一个普通的村庄。1943年,27岁的柳青来到这里当乡文书,在与农村、农民接触,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他的第一部小说《种谷记》的素材就来自于此。

结束了吕家硷的参观,专家们来到最后一站——沙家店。昔日的沙家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闻名遐迩的沙家店粮站就静静地矗立在镇子一角,当年这个粮站的干部和群众怎样支援前线,怎样转移和保护粮食,当年柳青又是如何走访探查收集写作素材……这些都深深的印刻在了沙家店斑驳的墙壁上。而柳青的《铜墙铁壁》的写作素材就来自于此。

本次考察,从绥德到米脂,一路追随柳青的脚步。时光荏苒,时过境迁,而柳青精神,却从未离开过。

唯愿柳色青青常伴左右。

记者/苟楠欣 车萌

榆林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756次访问,全刊已有1844606次访问